鸭跖草 ~ 汉语词典

拼音 yā zhí căo

注音ㄧㄚ ㄓˊ ㄘㄠ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鸭跖草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鸭跖草yā zhí căo

  •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引证解释

  •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释名﹞引 陈藏器 曰:“鸭跖生 江 东、 淮 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

国语辞典

鸭跖草yā zhí căo

  • 植物名。鸭跖草鸭跖草属一年生野生草本。茎高尺余质柔,常倾卧于地面,叶互生与竹叶相似花碧蓝色,可作染料或绘画颜料幼茎亦可食用,略带苦味是山野、路旁、水边常见的草花。

网络解释

鸭跖草鸭跖草科植物)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

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