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星 ~ 汉语词典

祭星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祭星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
引证解释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
引《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
《孔丛子·论书》:“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
《尔雅·释天》:“祭星曰布。”
郝懿行 义疏:“祭星者盖为坛祭之。 《祭法》云:‘幽宗,祭星也。’ 郑 注:‘宗,当为禜。幽禜,亦谓星坛也。’《释文》引 李巡 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 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网络解释
祭星
祭星(jì xīng ㄐㄧˋ ㄒㄧㄥ),汉语词语,是古代重要祭礼之一。中国民间以农历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