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 ~ 汉语词典

拼音 liù kē

注音ㄌㄧㄡˋ ㄎㄜ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六科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六科liù kē

  • 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 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 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

引证解释

  • 唐•宋 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 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宋•景德 天圣 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绍兴 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 宋•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唐•刘肃 《大唐新语·釐革》:“隋煬帝 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

  • 明•清 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 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想遇着荒歉之年,六科未收。”

国语辞典

六科liù kē

  • 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1)​ 唐代举士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为六科。见《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2)​ 宋景德、天圣年间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达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政理可使从政;洞识韬略, 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为六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3)​ 宋绍兴时以文章典丽、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

  • 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行政事务纠其弊误。

  • 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植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岁,六科未收。」

网络解释

六科

六科:科举科目

六科:明清官制

【六科】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