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 ~ 汉语词典

拼音 shí dì

注音ㄕˊ ㄉㄧ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十地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十地shí dì

  • 梵语的意译。或译为“十住”。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大乘菩萨十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

引证解释

  • 梵语意译。或译为“十住”。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大乘菩萨十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参阅《华严经》卷二三、《成唯识论》卷九。

    南朝•宋 谢灵运 《辨宗论附答问》:“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阶, 释 家之唱也。”
    唐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清•吴伟业 《庚戌梅信日雨过邓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还元阁》诗:“自居十地庄严上道出三峰玄要间。”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华严经》的思想后来又有所开展所谓‘十地’本是由之达到成佛的思想。”

国语辞典

十地shí dì

  • 佛教用语:(1)​ 依菩萨证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称为「菩萨地」。(2)​ 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
    《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网络解释

十地

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即指十种地位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又作十住。地,梵语 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十地】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