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木 ~ 汉语词典

蟠木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蟠木
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
引证解释
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引汉•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参阅 清•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引《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南至于 交趾西济于 流沙,东至于 蟠木。”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地东至 蟠木,南至 交趾。蟠木 者,一曰 榑木,则 扶桑 也。”
国语辞典
蟠木
盘屈的大木。
引唐·白居易〈答马侍御见赠〉诗:「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网络解释
蟠木
蟠木,汉语词汇。
拼音:pán mù
释义:1、是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山名称。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
出自《狱中上书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