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草 ~ 汉语词典

拼音 xī shuài căo

注音ㄒㄧ ㄕㄨㄞˋ ㄘㄠ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蟋蟀草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蟋蟀草xī shuài căo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引证解释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国语辞典

蟋蟀草xī shuài căo

  • 植物名。禾本科䅟属。一年生草本。鬓根、茎叶强韧常丛生。叶细长而尖略似狗尾草。夏秋之际,抽花茎,茎顶端生数花穗缀花呈淡绿色,长穗状花序。取此草的茎分裂作丝状可用以斗蟋蟀,故称为「蟋蟀草」。

网络解释

蟋蟀草

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蟋蟀草又叫牛筋草,果园分布较为普遍。为豫东沙土区果园的优势草种。须根发达生活力极强。

形态特征

蟋蟀草幼苗淡绿色铺散成盘状。成株期茎秆扁,自基部分枝,斜升或伏卧高15~90厘米,茎秆、叶坚韧不易拨断。叶片条形叶脉明显常自中脉向外折叠。叶鞘扁而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短。须根细密扎根较深,分蘖率多不易拔除。穗状花序2~7枚,呈指状簇生于秆项。小穗绿色或褐色无柄,合3~6朵小花,成2行排列于花轴外侧。

发生规律

蟋蜂草为一年生湿生性杂草。以种子繁殖平均每株结种子14300粒左右。黄河中、下游果区一般4~5月份种子萌发5月上、中旬为出苗盛期6~7月份开花,8月份果实渐次成熟种子过熟边脱落,随风、水及经动物粪便传播越冬休眠后萌发。

综合防冻

蟋蟀草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翻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渠旁、地边及果园外缘的防除。药物防除可采用稳杀得、草甘膦、扑草净、拉索、敌草隆等除草剂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