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铅 ~ 汉语词典

红铅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红铅
胭脂和铅粉。
旧时术土称妇女的月经或其炼取物。明代曾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
引证解释
胭脂和铅粉。
引唐•杜牧 《宣州留赠》诗:“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唐•温庭筠 《江南曲》:“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
宋•洪瑹 《齐天乐》词:“空想 吴 山 越 水花憔玉悴,但翠黛愁横,红铅泪洗。”旧时术土称妇女的月经或其炼取物。 明 代曾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
引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轨也。天癸者天一生水也。邪术家谓之红铅谬名也。”
《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製,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清•吴下阿蒙 《断袖篇·法外纵淫》:“然在其家时枕衾狎昵,与常人同或以为但取红铅供药饵。”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至 嘉靖 间而 陶仲文 以进红铅得倖于 世宗。”
国语辞典
红铅
胭脂和白粉。
引唐·张祜〈李家柘枝〉诗:「红铅拂脸细腰人金锈罗衫软著身。」
唐·温庭筠〈江南曲〉:「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道教称月经为「红铅」。
网络解释
红铅
即铅(IV)酸铅(Ⅱ)。又称四氧化三铅红丹,铅丹或光明丹。鲜橘红颜色重质粉末。密度9.1g/cm3。不溶于水。溶于热碱溶液和冰醋酸。同盐酸反应放出氯气和硫酸反应放出氧气。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气中生成碳酸铅而转为白色。高于500℃时分解为一氧化铅和氧气。有毒性。由一氧化铅在空气中加热至470~480℃保温数小时制得。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锈颜料和铁器的保护面层。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机合成的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