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 汉语词典

拼音 huáng lián

注音ㄏㄨㄤˊ ㄌㄧㄢ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黄连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黄连huáng lián

  •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Coptis chinensis )羽状复叶,花小,白色根茎味苦,是健胃药,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黄连苦杕大亨历。——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Chinese goldthread;

  • 黄连属植物的泛称。

    云南黄连

    goldthread;

  • 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南黄连的根状茎用作中药,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goldthread root;

引证解释

  •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味苦,入药性寒,功能泻心火、化湿热,主治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等症。

    《太平御览》卷九九一引 三国 魏 吴普 《本草经》:“黄连一名王连,味苦寒生川谷,治热气、目痛、皆(眥)伤、泣出、明目。生 巫阳。”
    唐•白居易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诗:“春来眼闇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
    明•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五折:“害热的一贴乾薑附子,伤冷的,喫些黄栢黄连。”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不想这口稠咕嘟的釅茶咂在嘴里,比黄连汁子还苦,攒着眉咽下去。”

国语辞典

黄连huáng lián

  • 植物名。毛莨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复叶茎高尺许。早春抽花茎,开小白花成总状花序结黄色果。根茎味苦,可入药,有健胃、抗菌消炎的疗效。

网络解释

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