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斾 ~ 汉语词典

拼音 jīng pèi

注音ㄐㄧㄥ ㄆㄟ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旌斾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旌斾jīng pèi

  • 亦作“旌旆”。

  • 旗帜。

  •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 借指军旅。

引证解释

  • 亦作“旌旆”。

  • 旗帜。

    晋•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徂迁。”
    唐•高适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旆逶迤 碣石 间。”
    清•魏源 《圣武记》卷三:“﹝皇上﹞命选精骑万餘人扈行私从僕马亦復踰万,旌斾亘三十餘里。”

  •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唐•贾岛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
    宋•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问。”
    清•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马前。”

  • 借指军旅。

    《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高骈》:“楼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

网络解释

旌斾

旌斾,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g pèi,释义是旗帜,出自《饮马长城窟行》。

【旌斾】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