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 ~ 汉语词典

拼音 jīn jú

注音ㄐㄧㄣ ㄐㄩ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金橘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金橘jīn jú

  • 又名金柑。橘之一种。常绿灌木,叶披针形或长圆形,秋冬实熟,色黄味酸而皮甘香。

引证解释

  • 又名金柑。橘之一种。常绿灌木叶披针形或长圆形,秋冬实熟,色黄味酸而皮甘香。 宋•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金橘产於 江西以远难致,都人初不识。

    明道 景祐 初,始与竹子俱至京师。”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清•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村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国语辞典

金橘jīn jú

  • 植物名。芸香科金柑属低矮常绿灌木。叶为革质,互生长椭圆形,两端均钝,长三至六公分表面暗绿色里面苍白色,油脂密布。花形小白色,单立花瓣五片。其果实也称「金橘」球形,熟时呈金黄色,果皮厚而柔韧不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生食或加工制成果饼、蜜饯。原产于台湾及大陆地区东部、南部日本、越南、菲律宾亦有出产。

网络解释

金橘 (植物)

金橘(学名: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 Swingle)又称金桔,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灌木。树高3米以内叶质厚,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叶柄长达1.2厘米翼叶甚窄。单花或2-3花簇生;花梗长3-5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细长通常为子房长的1.5倍,柱头稍增大。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种子卵形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中国南方各地栽种以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栽种的较多。

金橘以甘草作调料可制成凉果。金橘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对维护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金橘】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