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府 ~ 汉语词典

拼音 wài fǔ

注音ㄨㄞˋ ㄈㄨ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外府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外府wài fǔ

  • 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

  • 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

  • 外廷所设府署机关。

  • 京都以外的州郡。

  • 外地。

引证解释

  • 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

    《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 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

    《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汉•刘向 《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
    《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 外廷所设府署机关。

    《后汉书·孙程传》:“显(阎显 )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
    唐•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躡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餘布处臺阁外府,凡百餘人。”

  • 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於中甸。”
    《南史·王勱传》:“王生 才地岂可游外府乎?”
    唐•刘禹锡 《代请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远违輦下,十有四年。”

  • 外地。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簷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

网络解释

外府

外府,我国古代名词。结合上下文有多种含义如官名、机关、州郡等,常见于古籍之中。

【外府】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