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 ~ 汉语词典

拼音 yáng chéng

注音ㄧㄤˊ ㄔㄥ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阳城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阳城yáng chéng

  • 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 古城楼名。

  • 山名。

引证解释

  •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迷 下蔡。”
    李善 注:“阳城、下蔡,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李商隐 《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 古城楼名。

    《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 注:“阳城,蜀 门名也。”

  • 山名。参阅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

网络解释

阳城 (中国唐朝官员)

阳城(736~805),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人。代为宦族。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乃无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使李泌闻其名亲诣其里访之,与语甚悦。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杨宁赍束帛诣夏县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赴京,上章辞让。德宗遣中官持章服衣之而后诏,赐帛五十匹。寻迁谏议大夫。

【阳城】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