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刻 ~ 汉语词典

阴刻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阴刻
阴险刻毒。
谓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引证解释
阴险刻毒。
引《旧唐书·崔器传》:“器 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
宋•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世谓 韩王(赵普 )为人阴刻当其用事时,以睚眦中伤人甚多。”
《明史·刘珝传》:“时内阁三人 安(万安 )贪狡 吉(刘吉 )阴刻, 珝 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
清•昭槤 《啸亭杂录·湖北谣》:“毕(毕沅 )性迂缓不以公事为务; 福(福寧 )天资阴刻广纳苞苴; 陈(陈望之 )则摘人瑕疵务使下属倾囊解橐以赠然后得免。”谓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在这些石刻画像里 孝堂山 石室的画像是阴刻的,直接用线条钩划出来; 武梁祠 是阳刻的是平面的浮雕。”
叶圣陶 《登雁塔》:“最下一层四面拱门的门楣上都有石刻画我以为最值得细看。刻的是佛故事人物和背景全用线条阴刻。”
网络解释
阴刻
阴刻与阳刻都是我国传统刻字的两种基本刻制方法是一种独特的雕刻方式。阴刻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刻出。阴刻是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然而,当今现代刻字不论是阴刻还是阳刻显然与传统的刻字有着本质的划分与区别。现代刻字对阴刻线条凹凿和对阳刻底部肌理的处理都展示了刀与刀之间语言的沟通以刀代笔,把一刀一刀的痕迹与木质结构纹理的质感一目了然地体现在作品中。阳刻底部肌理的刀痕是冲破传统刻字的一个新的发展是现代刻字的一个质的飞跃。现代刻字在逐步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