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功 ~ 汉语词典

拼音 yì gōng

注音ㄧˋ ㄍㄨㄥ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议功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议功yì gōng

  • 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

  • 论功。

引证解释

  • 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参见“八辟”、“八议”。

    《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五曰议功之辟。”
    郑玄 注:“谓有大勋力立功者。”
    《汉书·刑法志》:“八议:一曰议亲……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勤八曰议宾。”

  • 论功。参见“议勋”。

    唐•柳宗元 《剑门铭》:“帝用休嘉议功居首,增秩师长,进为大藩宅是南服。”

网络解释

议功

议功是中国封建法律对有大功于国家者犯罪可减轻刑罚的一种特别规定。源于西周的“议功之辟”。废于秦汉。自三国魏新律入律为八议之五,相沿至明清改为八议之三。“功”唐律谓“有大功勋”。明律谓“能斩将夺旗,摧锋万里,或率众来归,宁济一时或开拓疆宇,有大功劳铭功太常者。”犯十恶罪者不依此律。

【议功】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