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讳 ~ 汉语词典

偏讳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偏讳
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引证解释
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引《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
郑玄 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子 之母名 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南齐书·薛渊传》:“﹝ 薛渊 ﹞本名 道渊避 太祖 偏讳改。”
按 太祖 指 齐高帝 萧道成。宋•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唐太宗 名 世民在位之日不偏讳。故 戴胄、唐俭 为民部尚书 虞世南、李世勣 在朝。”
国语辞典
偏讳
若名字有二字者,虽偏举其中一字,亦避讳,称为「偏讳」。
引《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名不偏讳。」
名有二字,讳其一字。
引《梁书·卷七·皇后传·太宗王皇后传》:「父骞,字思寂,本名玄成,与齐高帝偏讳同,故改焉。」
网络解释
偏讳
偏讳,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的避讳方式之一。出自《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