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疏 ~ 汉语词典

槐疏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槐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
引证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 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引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
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
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 唐骆宾王《咏怀》:“槐疎非尽意松晚故凌寒。”
陈熙晋笺注:“槐疎、松晚,言不以迟暮而变其节……槐疎,用殷仲文事。”
网络解释
槐疎
槐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