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 ~ 汉语词典

翰林学士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翰林学士
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引证解释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初以 张九龄、张说、陆坚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 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 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 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清 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网络解释
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