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 ~ 汉语词典

拼音 bó zhòng

注音ㄅㄛˊ ㄓㄨㄥ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伯仲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伯仲bó zhòng

  • 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3b321dc02">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elder and younger;

引证解释

  • 指兄弟的次第。亦代称兄弟。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汉•郑玄 笺:“伯仲,喻兄弟也。”
    唐•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呜呼!分同伯仲古则拜亲。”
    《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前蜀 杜光庭 《虬髯传》:“问其姓。曰:‘ 张。’问伯仲之次。曰:‘最长。’”旧题 宋•尤袤 《全唐诗话·卢渥》:“轩冕之盛近代无比伯仲四人,咸居显列。”
    清•钮琇 《觚賸·佞佛》:“魏里 丁清•惠公 之后有伯仲二人,绩学工文。”

  • 借指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

    清•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东林 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
    王季思 等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意指朋党。”
    清•曹寅 《秋饮》诗:“且看大小《雅》伯仲本同系。”

  • 古代对年长的男子不称名字而称排行表示尊敬。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汉•班固 《白虎通·姓名》:“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

  • 比喻事物不相上下。参见“伯仲之间”。

    晋•王羲之 《与谢安书》:“蜀 中山水如 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 崑崙 之伯仲也。”
    宋•秦观 《代贺王左丞启》:“学穷 游 夏 之渊源文列 班 杨 之伯仲。”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大抵 西山 兰若 碧云、香山 伯仲"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ba20857b7">相伯仲。”
    孙中山 《行易知难》第四章:“中国 更有一浩大工程可与长城相伯仲者,运河是也。”

国语辞典

伯仲bó zhòng

  • 兄弟间排行的次序。

    《礼记·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
    唐·孔颖达·正义:「二十之时,虽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时直呼伯仲。」

    兄弟 手足 昆季

  • 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者。

    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聊斋志异·卷一·娇娜》:「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也。」

  • 朋党。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

网络解释

伯仲

伯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ó zhòng,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者。见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呜呼!分同伯仲,古则拜亲。”

【伯仲】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