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孙 ~ 汉语词典

耳孙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耳孙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李斐曰:“耳孙曾孙也。”又引晋灼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颜师古注:“耳孙,诸说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说梁孝王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引证解释
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引《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
又引 李斐 曰:“耳孙,曾孙也。”
又引 晋灼 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
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 晋•説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
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
金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诗:“叔敬 有耳孙犖犖与时异。”
明•唐寅 《世寿堂》诗:“鷄窠小儿是鼻祖鳩枝老子为耳孙。”
清•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四:“林霽山 《孤山》诗:‘耳孙今白髮酹酒满寒芜。’”章炳麟 《秦政记》:“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国语辞典
耳孙
八世孙,即玄孙的曾孙。泛指远孙。
引《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梁孝王玄孙之耳孙音为王。」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远孙曰耳孙。」
网络解释
耳孙
耳孙是一个汉语词汇,泛称远孙出自《尔雅·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