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红花 ~ 汉语词典

拼音 fān hóng huā

注音ㄈㄢ ㄏㄨㄥˊ ㄏㄨㄚ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番红花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番红花fān hóng huā

  •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线形。地下有鳞茎。秋末开花淡紫色,着生于花茎顶端。花柱入药称藏红花,有祛瘀生新、活血通经之功效。原产欧洲由西藏传入内地。

引证解释

  •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线形。地下有鳞茎。秋末开花淡紫色,着生于花茎顶端。花柱入药称藏红花,有祛瘀生新、活血通经之功效。原产 欧洲由 西藏 传入内地。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番红花:“番红花出西番 回回 地面及 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

    元 时以入食饌用。”

网络解释

番红花 (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

番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 L.)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

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 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