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郎 ~ 汉语词典

拼音 ér láng

注音ㄦˊ ㄌㄤ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儿郎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儿郎ér láng

  • 青年小伙子。

    youth;

  • 儿子。

    儿郎

    son;

  • 对士兵的称呼。

    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欧阳予倩《木兰从军》

    soldier;

引证解释

  • 青年,小伙子。

    南朝•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唐•蒋防 《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宋•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之四:“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釵。”
    清•吴伟业 《戏赠》诗之五:“玉釵仍整未销黄,笑看儿郎语太狂。”

  • 对士兵的称呼。

    唐•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忝与儿郎为主不能守城池忍遣儿郎颈犯白刃,吾不为也。”
    宋•陆游 《凉州行》:“勑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
    元•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管杀的他众儿郎不能相借。”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八场:“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

  • 儿子。

    唐•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中国歌谣资料·河南民歌·卖儿郎:“卖儿郎儿郎儿郎饥饿背后嚷爹娘泪水肚里藏。”

国语辞典

儿郎ér láng

  • 儿子。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唐·元稹〈莺莺〉诗:「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儿郎"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e8690cb6e">小儿郎。」

  • 青年男子。

    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二首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
    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 古人对士卒的称呼。

    《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东下幕下遣儿郎惯甲披衣,南北槽头催战马盘缰坠蹬。」
    《水浒传·第五五回》:「惯战儿郎个个英雄如子路。」

网络解释

儿郎

儿郎》,

男儿、男子等意思旧时也称士兵或喽罗。

【儿郎】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