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 ~ 汉语词典

拼音 dí zǐ

注音ㄉㄧˊ ㄗ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嫡子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嫡子dí zǐ

  • 正妻所生之子多指嫡长子。

引证解释

  • 正妻所生之子,多指嫡长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 盾 为才固请於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
    《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 仲子 嫡子死而立其弟。”
    清•昭槤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弟》:“亲王嫡子封郡王郡王以下嫡子皆递降一等封。”

国语辞典

嫡子dí zǐ

  • 正室所生的长子。

    《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 正室所生的儿子。

网络解释

嫡子

嫡子,指正室所生之子。依次为: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

存在平妻时平妻之子亦为“嫡子”,但地位略低于正妻之子。如果正妻无子那么平妻所生的嫡子就完全等同于“嫡妻所生之子”。这时正妻所生的嫡子称为“正嫡”,平妻所生的嫡子为“平嫡”。

嫡子”与“庶子”相对;“嫡子女”与“庶子女”相对。在正室无出的情况下最长的庶子一般也会被视作嫡子

【嫡子】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