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过 ~ 汉语词典

拼音 zuì guò

注音ㄗㄨㄟˋ ㄍㄨㄛ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罪过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罪过zuì guò

  • 罪行;过失。

    汝今何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offense; sin; crime; fault;

  • 感谢。

    罪过村间一老儿与我衣服盘费。

    thanks;

  • 责备(多见于早期白话)

    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

    blame; reproach; rebuke;

引证解释

  • 罪行;过失。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於法而害於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
    《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 ﹞日夜毁恶 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里是帝輦之下不比边庭上面若有罪过,只消解去 临安府 施行。”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你一定两面受责备罢。请你不要认为这是我的罪过。”
    按 清•翟灏 《通俗编·政治》云:“罪过字以大小别不以公私别,后人例以公犯为罪私居违碍,则兼称罪过。”

  • 责罚;责备。

    元•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则有丈夫休媳妇那里有个大媳妇休小媳妇。倘或衙门中告下来我倒吃罪过。”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不想女儿性重顿然悒怏,不喫饭食数日而死。”

  • 谦词。表示愧不敢当受之有罪。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於 魏,无功於 赵。”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孟秉 以甲骑迎 化及化及 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謁之者,但俛首据鞍称罪过。”
    胡三省 注:“罪过,今世俗谦谢之辞。”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这真是太罪过了叫老太太来服侍我。”

  • 幸亏;多谢。

    唐•王建 《山中惜花》诗:“忽看花渐稀罪过酒醒迟。”
    宋•杨万里 《听蝉》诗:“罪过渠儂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
    《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开学堂后也有一年之上。也罪过那街上人家都把孩儿们来与他教训颇自有些趲足。”

  • 可怜。

国语辞典

罪过zuì guò

  • 罪恶过失。

    《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所以陛下问我有何罪过自己不能知道请按律定罪便了。」

    功劳 功绩

  • 责备、抱怨。

    《警世通言·卷三〇·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不想女儿性重,顿然悒怏,不吃饮食数日而死。」

  • 自谦不敢当。

网络解释

辠过

辠过,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uì guò,释义为有罪行,过失。

【罪过】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