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 汉语词典

拼音 rú zǐ niú

注音ㄖㄨˊ ㄗˇ ㄋㄧㄡ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孺子牛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孺子牛rú zǐ niú

  • 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s game;

  • 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诗。

    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

引证解释

  • 荼,齐景公 庶子。后借喻甘为人民服务的人。

    《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 注:“孺子 荼 也。 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 荼 顿地,故折其齿。”
    鲁迅 《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郭小川 《登九山》诗:“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为孺子牛。”

国语辞典

孺子牛rú zǐ niú

  • 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儿子荼因景公曾衔绳假扮为牛,使荼牵行,故称为「孺子牛」。典出《左传·哀公六年》。后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甘愿做公仆为群众服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