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谕 ~ 汉语词典

拼音 fěng yù

注音ㄈㄥˇ ㄩ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讽谕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讽谕fěng yù

  • 亦作“讽喻”。

  • 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

引证解释

  • 亦作“讽喻”。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

    汉•班固 《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泽 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 贾谊 《过秦论》最善, 权 览读焉。”
    明•刘基 《送张山长序》:“余观诗人之有作也大抵主于讽諭。盖欲使闻者有所感动而以兴其懿德非徒为诵美也。”
    沙汀 《困兽记》十二:“‘正像腌过的菜样!’他忽然记起 牛祚 的讽喻于是深长的叹息了。”

国语辞典

讽谕fěng yù

  • 讽谏告谕。

    《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网络解释

讽谕

讽谕是诗的一种表现方法。讽谕指对不合理的事物不正面直言只以微词托意,希望统治者闻而知改。就讽谕的表现方法来说本不限於诗,而唐代白居易专用於诗把自己所写的有讽谏意义的诗称为「讽谕诗」。这类诗作「主文而谲谏」,有较强的人民性,使讽谕由一种表现方法而发展成为一种诗体对後来创作影响较大。

【讽谕】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