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楼 ~ 汉语词典

拼音 bái yù lóu

注音ㄅㄞˊ ㄩˋ ㄌㄡ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白玉楼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白玉楼bái yù lóu

  • 传说唐诗人李贺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

引证解释

  • 传说 唐•诗人 李贺 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见 唐•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

    宋•岳珂 《桯史·王义丰诗》:“碧纱笼底墨纔乾白玉楼中骨已寒。”
    元•陈庚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唐•朝的诗人 李贺 ……临死的时候却对他的母亲说:‘阿妈上帝造成了白玉楼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

国语辞典

白玉楼bái yù lóu

  • 传说读书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

    《唐诗纪事·卷四三·李贺》:「长吉将死时或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蒙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网络解释

白玉楼 (历史典故)

白玉楼,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传说唐诗人李贺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指才子英年早逝,或指文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