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荡火种 ~ 汉语词典
拼音
lú dàng huǒ zhǒng

注音ㄌㄨˊ ㄉㄤˋ ㄏㄨㄛˇ ㄓㄨㄥ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芦荡火种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芦荡火种
沪剧剧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以茶馆店老板娘身份活动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智斗勾结日本侵略军的忠义救国军头目胡传魁、刁德一掩护伤员并在伤员痊愈后,设计一举歼灭敌人。京剧《沙家浜》据此改编。
网络解释
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沪剧剧名。也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此戏酝酿于1958年秋。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初排时,剧名为《碧水红旗》,由文牧(执笔)根据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杨文龙导演,丁是娥、解洪元、邵滨荪等主演。1960年、1963年及“文革”后曾数次复排。
“芦荡火种”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