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隶 ~ 汉语词典

配隶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配隶
犹隶属。
将流放犯人发配至某地服役。
引证解释
犹隶属。
引《后汉书·冯异传》:“及破 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 光武 以此多之。”
李贤 注:“隶,属也。”
《晋书·殷仲堪传》:“割此三郡配隶 益州。”将流放犯人发配至某地服役。
引宋•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潭州 妇人 阿毛其夫 杨全,配隶 房陵,既死本州请陈愿负夫骨归葬故乡。”
宋•叶适 《厢禁军弓手土兵》:“又有配隶罪人牢犴充塞亦州郡所养。”
《宋史·刑法志三》:“太宗 以国初诸方割据沿 五代 之制,罪人率配隶西北边多亡投塞外,诱 羌 为寇。”
《宋史·刑法志三》:“初京师裁造院募女工而军士妻有罪,皆配隶南北作坊。”
国语辞典
配隶
分属。
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
《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是以李势初平,割此三郡配隶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网络解释
配隶
配隶是中国宋代刑罚。指被判处流配的犯人被送往西北边塞服军役。后因犯人常逃亡或勾结外族入侵改配南方海岛与边远等地。配隶属律外刑罚但敕令极多,配隶的轻重等级、役种、役期、移送与放还等都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