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 ~ 汉语词典

拼音 chuí jì

注音ㄔㄨㄟˊ ㄐㄧ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椎髻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椎髻chuí jì

  • 亦作“椎结”。

  •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 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引证解释

  • 亦作“椎结”。

  •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 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卓氏,俱居 临邛。”
    《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
    颜师古 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髮,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郭沫若 《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
    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唐•李咸用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
    宋•梅尧臣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 地险通椎髻 阳朔 峯奇削剑鋩。”
    清•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窃惧东南异日之忧不在长毛,而在椎髻也。”

  • 汉•梁鸿 妻 孟光 “椎髻,著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参见“椎布”。

    明•吴从先 《金小品传》:“澹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
    清•唐孙华 《遣家人迎内入都》诗:“啼妆应损当年面椎髻须留见在身。”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姜生 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孌,坐驶芳时,椎髻偕隐。”

国语辞典

椎髻chuí jì

  • 发髻之形如椎。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总镇叫把收留的苗婆内中拣会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赤著脚,到中军帐房里歌舞作乐。」

网络解释

椎髻

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