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筹 ~ 汉语词典

算筹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算筹
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及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
引证解释
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及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
引宋•洪迈 《夷坚丁志·德清树妖》:“林干无巨细皆劈裂如算筹堆积蔽地。”
明•袁宏道 《寿何孚可先生八十序》:“公弘雅博物君子也喜为 邵 氏学,每出入,必以算筹随。”
国语辞典
算筹
旧时计算数目所用的器械以竹木及厚纸等制成,上记数字,用以布算。
引元·柳贯〈洪州歌〉十五首之一:「官盐法名有饶乏市利商功无算筹。」
网络解释
算筹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而它们的发明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