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汉语词典

七律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英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引证解释
古乐中的七种基本音律。
引《国语·周语下》:“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於是乎有七律。”
韦昭 注:“七律为音器,用黄鐘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鐘为徵,南吕为羽,应鐘宾变宫,蕤宾为变徵也。”
《晋书·律历志上》:“輒令太乐郎 刘秀邓昊 等依律作大吕笛以示 和,又吹七律,一孔一校,声皆相应。”
宋•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句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臺颜,把色合曲。”七言律诗的省称。
引清•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杭堇浦 论七律不喜拗体,余道诗境甚宽,实有因拗转峭者。”
《孽海花》第十四回:“忽然见二首七律题是《基隆》。”
夏衍 《悼念田汉同志》:“他托 林维中 带回一张小纸条要她交给我和 孙师毅,纸上写了一首七律。”
国语辞典
七律
一种诗体。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三、四句及五、六句对仗平仄有一定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