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 汉语词典

甲骨文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甲骨文
殷朝和周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英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16th—11th century B.C.;
引证解释
古汉字书体之一种。 殷 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 清•末发现于 河南 安阳。1899年 王懿荣 认定为 殷商 文字从事收集。经 清 末及近现代学者相继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万片以上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是汉字的较早书体。
引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社会》:“殷 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国语辞典
甲骨文
商代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陆续发现为中国有实物可证的最早文字。
网络解释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