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敕 ~ 汉语词典

戒敕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戒敕
告戒。即戒书。
引证解释
亦作“戒勅”。
告戒。
引汉•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袞 忧惧戒敕官属愈谨。”
《宋书·萧惠开传》:“惠开 先与 兴宗 名位略同又经情欵,自以负衅摧屈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敕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宋•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边臣贪功生事不足以示威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
宋•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今日唯赖陛下戒勅有司广为储备。”即戒书。 汉 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参见“戒书”。
引汉•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为戒敕也。”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
国语辞典
戒敕
告诫。
引《三国志·卷二〇·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忧惧戒敕官属愈谨。」
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 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网络解释
戒敕
戒敕,是汉语词汇,出自《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解释为告戒, 即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