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胜 ~ 汉语词典

拼音 căi shèng

注音ㄘㄞˇ ㄕㄥ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彩胜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彩胜căi shèng

  • 即旛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 谓博戏取胜。

  • 指彩头、奖品。

引证解释

  • 即旛胜。 唐•宋 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唐•张继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併在一金釵。”
    宋•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强镊霜鬚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 谓博戏取胜。

    宋•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彩选>序》曰:‘ 唐•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投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 指彩头、奖品。

    《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便以此剑为彩胜速作两诗,诗若好,即以此剑与你。”
    古代的一种饰物。立春日用五色纸或绢剪制成小旌旗、燕、蝶、金钱等形状簪于髻上,以示迎春。 宋•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綵胜》载:“《岁时记》曰:‘人日剪綵为胜,起於 晋•代 贾充夫人 所作取 黄母 (即 西王母 )戴胜之义也。’”诗文中常用为立春之事典。 唐•陆龟蒙 《人日代客子》诗:“人日兼春日长怀復短怀;遥知双綵胜併在一金釵。”
    宋•辛弃疾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词:“綵胜鬭华灯,平把东风吹却。”
    清•钮琇 《觚賸·秋灯》:“製成綵胜出文鸳,剪就银花迴舞燕。”

国语辞典

彩胜căi shèng

  • 插于发饰上的饰物。

    宋·梅尧臣〈嘉祐己亥岁旦永叔内翰〉诗:「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

【彩胜】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