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 ~ 汉语词典

拼音 pí lǐ yáng qiū

注音ㄆㄧˊ ㄌㄧˇ ㄧㄤˊ ㄑㄧㄡ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皮里阳秋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皮里阳秋pí lǐ yáng qiū

  • 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
    ——《世说新语》

    criticize mentally;

引证解释

  • 同“皮里春秋”。 晋•简文帝 皇后名 春晋 人避讳,以“阳”代“春”。

    南朝 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桓茂伦 云:褚季野 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宋•欧阳修 《上胥学士偃启》:“裹阳秋於皮里不言备乎四时,吞 云梦 於胸中兼容尽於一介。”
    清•龚自珍 《调笑令》词:“烹茗烹茗,閒数东南流品。美人俊辩风生,皮里阳秋太明。”

国语辞典

皮里阳秋pí lǐ yáng qiū

  • 嘴里不说好坏而心中有所褒贬。参见「皮里春秋」条。南朝宋·刘义庆也作「皮里春秋」。

    《世说新语·赏誉下》:「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