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色 ~ 汉语词典

拼音 gān sè

注音ㄍㄢ ㄙㄜ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干色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干色gān sè

  • 犹犯颜。色指对方的脸色。

  • 谓追逐女色。

  • 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

引证解释

  • 犹犯颜。色,指对方的脸色。

    《汉书·叙传下》:“建平 质直犯上干色。”

  • 谓追逐女色。

    《太平广记》卷四六〇引 南朝•宋 刘义庆 《幽明录·苏琼》:“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对,然目不干色,曾无秽行。”

  • 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

    宋•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岁干色为头,支色为身纳音色为腹。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脛,纳音色为蹄。”

网络解释

干色

干色,1.犹犯颜。色,指对方的脸色。 2.谓追逐女色。

【干色】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