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 ~ 汉语词典

狂草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狂草
草书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
英highly cursive scrip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引证解释
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相传创自 汉•张芝至 唐•张旭、怀素 始有流传。
引清•冯班 《钝吟书要》:“虽狂如 旭 素咸臻神妙。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清•高士奇 《<藏真自序帖>跋》:“唐•怀素 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随意潦草。
引巴金•《家》二五:“从 倩如 的狂草的字迹看来可以知道她是多么愤慨。”
国语辞典
狂草
一种草书。为汉末书法家张芝首创至唐代张旭、怀素时,广为盛行。狂草笔势狂放不拘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又因其简笔、连笔甚多较不易于辨认。
网络解释
狂草 (草书分支)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