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 汉语词典

拼音 cén shēn

注音ㄘㄣˊ ㄕㄣ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岑参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岑参cén shēn

  • (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后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国语辞典

岑参cén shēn

  • 人名。(西元715~770)​唐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工诗,始佐戎幕曾至天山一带故多边塞、战伐之咏。因其属词清尚用心良苦,故诗调特高。累官补阙起居郎后出为嘉州刺史,故世称为「岑嘉州」。著有《岑嘉州集》

网络解释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