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球 ~ 汉语词典

拼音 cù qiú

注音ㄘㄨˋ ㄑㄧㄡ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蹴球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蹴球cù qiú

  • 亦作“蹴球”。

  • 唐代以来的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为战国时代以来流行的“蹴鞠”运动之演变已使用充气球并有了类似现代足球赛的球门。

引证解释

  • 亦作“蹵毬”。 唐•代以来的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为 战国 时代以来流行的“蹴鞠”运动之演变已使用充气球,并有了类似现代足球赛的球门。参见“蹴鞠”。

    唐•白居易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文献通考·乐二十》:“蹵毬盖始於 唐植两脩竹,高数丈,络网於上,为门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否。岂非蹵鞠之变歟?”
    明•汤显祖 《送臧晋叔谪归湖上》诗:“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毬。”

网络解释

蹴球

蹴球源于清代的踢石球。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竞赛项目分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球等。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二色。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比赛时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50分者为胜方,三局两胜。

“蹴球”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
【蹴球】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