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 ~ 汉语词典

散曲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散曲
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形式。盛行于元、明、清三代。
英a type of verse;
引证解释
曲的一种体式。盛行于 元•明 两代。和诗词一样可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有时也专指小令。
国语辞典
散曲
对剧曲而言,凡无科白而只供清唱的,称为「散曲」。盛于元代,又分小令与散套二种。
网络解释
散曲 (中国文学)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