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镫 ~ 汉语词典

拼音 biān dèng

注音ㄅㄧㄢ ㄉㄥ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鞭镫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鞭镫biān dèng

  • 亦作“鞭蹬”。亦作“鞭?”。亦作“鞭凳”。

  • 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 借指马。

  • 犹麾下、左右。

引证解释

  • 亦作“鞭蹬”。亦作“鞭凳”。

  • 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截镫留鞭》:“姚元崇 初牧 荆州三年,受代日,闔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鐙,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宋•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一:“纷纷等儿戏鞭鐙遭割截。”

  • 借指马。

  • 犹麾下、左右。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那家人是出路的见説家主要闝,是有些油水的事那一个不愿随鞭凳。”
    《花月痕》第四回:“大人於明日未刻统领大兵,出城十里驻紥,二十二日长行某愿随鞭蹬,供大人指挥。”

网络解释

鞭镫

鞭镫,读音为biān dè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等。

【鞭镫】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