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 ~ 汉语词典

拼音 bí nǜ

注音ㄅㄧˊ ㄋㄩˋ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鼻衄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鼻衄bí nǜ

  • 亦作“鼻?”。

  • 鼻出血。多由鼻部受外伤、鼻腔疾患、高血压、缺乏维生素C或K以及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引起。

引证解释

  • 亦作“鼻衂”。鼻出血。多由鼻部受外伤、鼻腔疾患、高血压、缺乏维生素C或K以及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引起。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鼻衄候》:“肺开窍於鼻热乘於血,则气亦热也。血气俱热血随气发出於鼻为鼻衄。”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九窍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脑如泉。”
    《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乡人 田 某鼻衄而血箭,奄奄一息,众医束手。”

国语辞典

鼻衄bí nǜ

  • 鼻腔出血。多因鼻部受到外伤、黏膜过度干燥、微血管破裂、维生素不足或鼻内肿瘤等疾病而引起。

网络解释

鼻衄 科普中国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

【鼻衄】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