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 ~ 成语大全

拼音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注音ㄈㄥ ㄇㄚˇ ㄋㄧㄡˊ ㄅㄨˋ ㄒㄧㄤ ㄐㄧˊ
繁体字風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的概述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
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
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

例子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 杜鹃花》)

正音“相”,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及”,不能写作“集”。

辨析风马牛不相及”和“驴唇不对马嘴”;都可比喻事情两下不相合;但“风马牛不相及”表示“全不相干”;只用于两个事物;“驴唇不对马嘴”表示“不相符合”;有时用于两个事物;有时可用于同一事物。

谜语 两不相干 (谜底:风马牛不相及)

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做丞相,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强大。楚国不向齐国朝贡,齐桓公就派兵攻打楚国,楚国使臣说:“你们齐国与楚国一南一北,相距很远,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发动战争呢?”经谈判,楚国与齐国修好。

风马牛不相及的详细解释


比喻事物之间彼此毫不相干。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马牛其风”

【典源】

《左传・僖公四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 [1]处南海,唯是 [2]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注解

[1]寡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2]风:雌雄因相诱而相追逐。一说通“放”。

【典故】

据《左传・僖公四年》载,鲁僖公四年时,齐桓公以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后,接著又进兵征讨楚国。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说:“齐国地处北海,楚国地处南海,两国相距遥远,毫无利害关系和牵连。即便放逸马牛雌雄相诱相追逐,也不可能发生越界的事。不知贵国为什么要攻打我们呢?”后来双方估量彼此实力相差无几,真打起来,大家都无好处。便结盟和好,结束这件事情。后来“风马牛不相及”被用来比喻事物彼此之间毫不相干。

【书证】

  • 01.《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源)
  • 02.宋・刘克庄〈答南雄翁教授书〉:“人情喜面谀,虽至亲骨肉间,犹有隐情,足下于仆风马牛不相及,而意气倾攻,倒瑕指疵,慨然以订顽砭愚自任。”
  • 03.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九出:“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
  • 04.《隋唐演义》第六一回:“又知单员外与表兄是心交,故托表兄鼎言,转致单员外要他玉成姻事;若说单家小姐,真风马牛不相及。”
  • 05.《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寡君闻上国车徒,辱于敝邑,使下臣完致命。寡君命使臣辞曰:『齐楚各君其国,齐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虽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敢请其故。”

【用法】

语义比喻事物之间彼此毫不相干。

类别用在“毫不相干”的表述上。

例句

他和这件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别去烦他了。

竹笙是种蕈类植物,与竹子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这两件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怎能混为一谈?

阿美族和雅美族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可别弄混了。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你竟然也可硬扯在一起。

今天开会,主席尽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不知用意何在?

这种百步蛇纹饰是鲁凯族特有图腾,与其他各族风马牛不相及

事情发生时我人在国外,所以这件事跟我风马牛不相及,你可别怪到我头上来。

“风马牛不相及”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