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 ~ 成语大全

拼音 měi bù shèng shōu

注音ㄇㄟˇ ㄅㄨˋ ㄕㄥˋ ㄕㄡ
繁体字美不勝收
近义词 琳琅满目
反义词 不堪入目

美不胜收的概述


胜:尽;收:接收;领略。
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例子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正音“胜”,读作“shèng”,不能读作“shēng”。

辨析美不胜收”和“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美不胜收”偏重“来不及看”;“琳琅满目”侧重在“满眼都是”。

歇后语 望远镜照花园 —— 美不胜收

谜语 板门店谈判 (谜底: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的详细解释


胜,音shēng,尽。“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语或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美不胜书”、“琳琅满目”

【典源】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壬寅,余过天台,[1]亡久矣。其[2][3]余小饮,捧侍郎全集,高尺许,乞作序。尽半日之暇,为之[4],见其鸿富,美不胜收。仅记其〈咏汉武〉七律一首,后四句云:“亲承文、景升平业,开辟唐、虞未有天。到底英雄晚能悔,轮台一诏是神仙。”其兄周南、弟世南,俱以甲科作广文,庞眉白发,年八十余。

注解

[1]齐侍郎召南:齐召南(公元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清浙江天台人。乾隆初,举鸿博,授庶吉士,累官礼部侍郎,后因事株连,削职放归而卒。自幼聪颖,博学识广,精史学与堪舆之学。

[2]昆季:兄弟。

[3]延:邀请。

[4]翻撷:翻阅摘取。

【典故】

美不胜收”指美丽事物太多了,无法尽收眼底。可以用来形容风景、书画、艺术创作等。例如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了一件事:袁枚是清代著名文人,有一次经过前礼部侍郎齐召南的家乡,当时齐召南已经过世,他的兄弟请袁枚到家里作客,拿出齐召南生前的作品,请袁枚帮忙写序。于是袁枚利用半天的时间翻阅摘录,看到内容的繁富真是美极了,实在无法一一收录。文中就用了“美不胜收”来表达齐召南的作品又多又好,很难选择。

【书证】

  • 01.清・方苞〈进四书文选表〉:“先辈名家,小题文多备极巧心,但美不胜收,且非乡会场程式,兹编不录。”
  • 02.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尽半日之暇,为之翻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源)
  • 03.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二・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北地以黄河鲤为佳,江南以螺蛳青为佳。”
  • 04.《文明小史》第六○回:“你们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当过翻译……,人才济济,美不胜收。”
  • 05.《孽海花》第九回:“还有一班名士黎石农、李纯客、袁尚秋诸人寄来的送行诗词,清词丽句,觉得美不胜收。”

【用法】

语义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

类别用在“景致美好”、“物品丰美”的表述上。

例句

满园的牡丹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的景色正是横贯公路迷人的地方。

元宵灯会,万盏灯笼,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此处风景秀丽,水档流水,山抹微云,美不胜收

夕阳西下,水面上烟雾渐起,像层薄纱遮掩了羞红,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辨识】

同义“美不胜收”及“琳琅满目”都是用来形容有美好的事物极多。

异义“美不胜收”侧重于难以尽观;“琳琅满目”侧重于举目皆是。

例句
美不胜收琳琅满目例句
此处风景秀丽,水档流水,山抹微云,美不胜收
会场中摆满著琳琅满目的各种艺品及字画,令人目不暇给。
【美不胜收】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