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的概述
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例子: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正音:“捶”,读作“chuí”,不能读作“chuī”。
辨形:“捶”,不能写作“棰”。
捶胸顿足的详细解释
捶打胸膛,以脚跺地。形容极为悲愤或悔恨。《英烈传・第三十七回》:“太祖捶胸顿足,叫说:『可惜!六员虎将将陷于汉贼阵中。』”亦作“捶胸跌脚”。
“捶胸顿足”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