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 ~ 成语大全

拼音 sì dà jiē kōng

注音ㄙˋ ㄉㄚˋ ㄐㄧㄝ ㄎㄨㄥ
繁体字
近义词
反义词

四大皆空的概述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正音“空”,读作“kōng”,不能读作“kòng”。

辨形“皆”,不能写作“结”。

四大皆空的详细解释


佛教用语。佛教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构成物质的元素。四大皆空谓构成一切万物的元素都非实有,无自性。

一切都虚空而一无所有。

【释义②】

佛教用语,解说有二。第一种解释:佛教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构成物质的元素。四大皆空谓构成一切万物的元素都非实有,无自性。亦即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后来泛指一切都虚空而一无所有的意思。

【四大皆空】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