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 ~ 成语大全

拼音 xīn xīn xiāng yìn

注音ㄒㄧㄣ ㄒㄧㄣ ㄒㄧㄤ ㄧㄣˋ
繁体字

心心相印的概述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唐・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正音“相”,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印”,不能写作“认”。

辨析心心相印”和“心有灵犀一点通”;都可指彼此思想感情一致。心意相通;都可表示爱恋着的男女感情真挚。但“心心相印”偏重于心意一致。“心有灵犀一点通”偏重于心意相通;可用作句子的独立成分。

歇后语 1. 肚里装公章 —— 心心相印
2. 我心似你心 —— 心心相印

谜语 金石缘 (谜底:心心相印)

心心相印的详细解释


指禅宗修行者,师徒不须经由文字、言语的传达,即能两心契合,互通禅理。

#语本《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后用“心心相印”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典源】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1]

[2][3][4]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

注解

[1]典故或见于《祖庭事苑・卷八・心印》。

[2]如来:佛的另外一种称号。意谓像过去诸佛那样的来去。

[3]付法:传授佛法。

[4]迦叶: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诃迦叶的简称。

参考

《祖庭事苑・卷八・心印》

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典故】

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认为禅理不可言说,而断际禅师的《传心法要》就是延续此说。他强调在禅理的实践中,心就是本体、核心,是众生本来就具有而永不变易的佛性;禅修的目的在于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还特别强调实际生活中“心即无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卧中,但求无心,即不起妄念,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时,不须透过语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证,领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后来“心心相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也用来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书证】

  • 01.宋・薛嵎〈太古元西堂过万寿谒住山肇淮海禅师并简〉诗:“风雨过春半,诗书滞海涯。心心倘相印,亦足慰衰迟。”
  • 02.清・袁枚〈答周漪香夫人〉:“红颜白发,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
  • 03.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一四・圭峰定慧禅师碑》:“超一切理,离一切相,不可以言语智识、有无隐显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 04.《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张金凤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
  • 05.《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算是张道台上禀帖,向抚台说:这甄牧如何老练,如何才干……各等语。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

【用法】

语义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类别用在“心灵契合”的表述上。

例句

祝你们二人心心相印,白首偕老。

看他们夫妇两人含情脉脉、心心相印的样子,有多幸福啊!

他们俩人早就心心相印了,这辈子她非他不嫁,他非她不娶。

情到深处无怨悔,不管有什么阻力,都不能拆散这对心心相印的恋人。

两个人先淡淡地交往,渐渐地彼此了解,最后竟然心心相印,密不可分了。

虽然获奖后掌声不断,但他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心中只是惦记著他那位心心相印的朋友。

【心心相印】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