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谒茅庐的概述
同“三顾茅庐”。元 张国宾《薛仁贵》一折:“命通也,逢着帝王,一年间三谒茅庐。
”。
三谒茅庐的详细解释
犹“三顾茅庐”。见“三顾茅庐”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三顾茅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打著“复兴汉室”名号起兵的刘备,在屯田新野时,从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是个能人,于是前去拜访,一连去了三次,才见到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到了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刘备不顾身分,一连三次专程拜访的诚心,终于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后来“三顾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书证】
- 01.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他如今做了三谒茅庐,勉强承伏。”
“三谒茅庐”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