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卷舌的概述
谓缄默不言。
出处: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不说话。
例子:清·王韬《弢园文录·洋务下》:“至此几于噤口卷舌,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
噤口卷舌的详细解释
“噤口卷舌”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
谓缄默不言。
出处: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不说话。
例子:清·王韬《弢园文录·洋务下》:“至此几于噤口卷舌,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