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 成语大全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注音ㄨㄤˊ ㄧㄤˊ ㄅㄨˇ ㄌㄠˊ
繁体字亡羊補牢
近义词 知错就改
反义词 时不我待

亡羊补牢的概述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正音“亡”,读作“wáng”,不能读作“wàng”。

辨形“补”,不能写作“朴”。

故事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亡羊补牢的详细解释


丢失了羊,就赶快修补羊圈。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

【典源】

《战国策・楚策四》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 见兔而 [1]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 [2],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注解

[1]顾:找。

[2]牢:羊圈(juàn)。

【典故】

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做庄辛,他看见楚襄王沉迷于享乐之中,十分忧心。有一天他向襄王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亡国了。”襄王听了,没有接纳庄辛的谏言,反而说:“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现在天下太平,怎么可能有亡国之祸呢?”庄辛又说:“如果大王继续与他们四位为伍,楚国必定会灭亡。如果大王不相信,就请大王允许我到赵国避一段时间,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庄辛去了赵国五个月之后,秦国果然发兵攻打楚国,占领了鄢、郢、巫、上蔡、陈等地方,连国都郢也失守了。襄王逃亡到城阳后,想起了庄辛曾经劝谏他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就派人把庄辛找回来。庄辛不计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边。襄王一见到庄辛,便说道:“我当初没有听先生的劝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现在该如何是好呢?”庄辛回答:“我听俗话说:『见到了兔子才去找猎犬来追捕,还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后赶快修补羊圈(juàn),也不算太迟。』像商汤、周武王这样的贤王,虽然只有百里之地,却能够兴盛起来;而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虽然统有整个天下,最后却亡国了。现在楚国的领土有几千里,比起商汤、周武王的领地要大多了,所以只要大王有心振作,并非不可能啊!”这次襄王完全接纳了庄辛的建议,并封他为阳陵君。在庄辛的辅佐下,襄王重振国力,终于收复失土,度过了这次的危机。后来“亡羊补牢”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

【书证】

  • 01.《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源)
  • 02.宋・陆游〈秋兴〉诗一二首之八:“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 0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河漕・徐州》:“要之是举必当亟行,若遇有事更张,不免亡羊补牢矣。”

【用法】

语义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

类别用在“及时补救”的表述上。

例句

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

输掉这场球,原因很多,让我们虚心检讨,以为亡羊补牢之计。

这件事虽然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针对原因改进,亡羊补牢,尚犹未晚。

这批产品为何会出现瑕疵,一定要仔细检讨,要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亡羊补牢,并非为了弥补以往的损失,而是为了减少或杜绝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亡羊补牢】新华字典